发布时间:2025-04-22 01:12:39 新闻来源:国际利来网上
尽管工业硅和多晶硅都处于供过于求态势,但在春节假期前,工业硅、多晶硅市场出现分化。其中,工业硅期货价格偏强震荡,重心有上移迹象;多晶硅期货价格偏弱震荡,重心有下移迹象。从节后首个交易日来看,工业硅、多晶硅价格均呈现下跌态势。
可以看到,无论是春节前还是春节后,当前工业硅与多晶硅均围绕成本一线附近运行。当价格超跌时,行情会呈现阶段性修复;当价格持续上涨过高时,行情又会出现补跌迹象。具体来看,工业硅方面,当工业硅期货主力合约SI2503最低跌至10385元/吨时,接近头部企业成本线时,大部分企业已经处于亏损状态,因此盘面进一步下行的空间受限。业内人士认为,虽然节前工业硅期货价格呈触底反弹之势,但现货端持续疲软,导致上行空间不大,节后首个交易日的下跌,进一步印证了当前工业硅市场基本面仍处于供过于求态势。
多晶硅方面,尽管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PS2506曾在节前突破45000元/吨关口,但随后调头下行,表明多晶硅基本面的支撑力度还不够强。业内人士认为,对多晶硅期货来说,45000元/吨的价格属于高估值,或许只有库存继续下降,基本面迎来改善,才能支撑其突破该上限。
事实上,无论是工业硅还是多晶硅,在过去一年,都处于价格下行阶段,且已经触及业内公认的成本线。期货日报记者留意到,与2023年相比,2024年工业硅的价格中枢整体下移超2000元/吨,不断测试工厂生产所带来的成本。从多晶硅的价格趋势来看,2024年多晶硅价格不断下跌,且在40000元/吨的附近徘徊很久。这样的价格水平下,很多晶硅光伏企业都陷入了亏损困境。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4年,通威股份预计亏损70亿~75亿元,新特能源预计亏损38亿~41亿元,大全能源预计亏损26亿~31亿元。为此,和在2024年12月又发布了减产公告,宣布阶段性有序减产控产,企图降低经营成本,减少经营亏损。
对制造业行业来说,头部企业停产、减产向来是洗牌的标志。业内人士认为,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都开始通过减产的方式求生存,中小厂商以及跨界者应该更难熬,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。
但当前来看,行业并未出现明显出清信号。尽管当前价格已在成本线徘徊,很多晶硅光伏企业也陷入生产即亏本的窘境,但大多数生产企业只是减产、停产,并未完全离开这个赛道。业内人士认为,当前技术进步、能源转型及碳质原料价格下降,导致工业硅、多晶硅成本下滑,是支撑当前工业硅、多晶硅生产企业能在价格不断下跌的环境下,坚持“活下去”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以工业硅为例,有关数据显示,2024年,中国工业硅553#的平均成本已从2023年年底的13330元/吨下降至2024年年底的12060元/吨,同比下降9.53%。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,技术进步带来的单炉产量的提高,是成本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工业硅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得单炉产量提高了10%~15%,逐步推动了总产量增长。同时,行业一体化的发展,也带动相关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降低。据了解,当前晶硅行业一体化企业可能还有一些对多晶硅的优惠电价政策,在需求不好的情况下,这些优惠额度可以转移给工业硅生产端,这也引发了2024年工业硅成本持续下移。
据了解,当前工业硅生产正迎来技术性突破,大型直流工业硅冶炼炉的技术更新或能带来15%~20%的节电效果,从而带动工业硅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大幅度降低,进一步提升中国工业硅产业的综合竞争力。当前,直流电技术已大量应用于铝合金行业,未来有望在工业硅行业逐步应用。
多晶硅方面,成本也迎来突破。近期,协鑫科技发布公告称,2024年四季度公司颗粒硅现金成本再次突破极限,创造行业新低,仅为28170元/吨。对此,在公告中称:“过去的一年,得益于公司研发团队的日益精进,颗粒硅技术工艺逐渐完备,设备优化基本完成,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物料平衡、能源消耗持续优化,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逐步降低。”
从基本面来看,2025年,工业硅、多晶硅市场仍将面临供应大于需求的局面,晶硅光伏行业依旧会在低迷中度过,工业硅、多晶硅价格很难重回“巅峰”,生产企业寄托于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来摆脱亏损困境似乎并不现实。企业该怎么样度过这一轮 “寒冬”?或许,成本把控是当前原料价格处于下行周期下生产企业安稳过冬的关键。业内人士认为,未来谁能够在成本管控上做得更好,谁就能够在行业中拥有一席之地。
联系人:房经理
手 机:13668832366
Q Q:2766289827
地 址: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福山西岭街32号